2030年前后,天然氣將超過石油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21世紀將成為天然氣的世紀。截止2009年底,世界天然氣探明187萬億方;愿景儲量為600萬億方。當前,我國常規天然氣的儲量約為55萬億立方米,其中陸地儲量約為38萬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儲量預計為200-380萬億立方米。整體來看,我國天然氣儲量豐富,發展天然氣汽車在氣源方面有充分的保障。在未來幾十年內,天然氣將超過石油成為主導能源,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形成全國性天然氣管網,可望覆蓋300多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天然氣從儲量豐富的新疆、四川和山西輸送至沿海地區,運輸能力大大提高,天然氣需求呈高速增長。在未來的12年內,將建成30萬公里天然氣管道,徹底解決運輸瓶頸問題,城市天然氣的需求將進入爆發增長階段。
其實天然氣重卡的運營成本低于普通重卡,以每立方米天然氣1.75元計算,如果運營里程達到每年20萬公里,那使用天然氣將比柴油最少節省16萬~18萬元,這對用戶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以上數據不難發現,未來天然氣重卡有望解決加氣難問題,運營成本同時降低,天然氣重卡已然成為未來中國卡車市場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未來可期 現狀仍需繼續努力
現如今,天然氣重卡發展也一直處于強勁勢頭,目前,陜汽、解放、東風、重汽、華菱、上汽依維柯紅巖等紛紛推出天然氣牽引車、自卸車、水泥攪拌車等車型,今年4月的國際展會上海車展,各大整機廠更是把天然氣重卡帶給用戶,進一步展示企業天然氣產品。可在推廣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用戶接受天然氣重卡需進一步加強宣傳。雖說天然氣重卡以性價比高,滿足運輸路況等性能開始受到用戶接受,可習慣于柴油機的廣大卡車司機,轉變想法并不容易,誰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用戶還需膽量。
配套加氣設施也待進一步完善。建設加氣站,鋪建管道是一項龐大的工程,資金鏈,場地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上加氣設施的建設。山西壓縮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汽車銷售分公司周小卿就提到,雖然山西作為能源大省,可在天然氣建設上還有待加強,政府對天然氣建設支持力度還不夠。以太原為例,滿足城市出租用車的天然氣大型加氣站只有一家,卡車加氣更成為難題。目前,山西壓縮天然氣集團利用自身優勢,在山西省鋪建管道,“現在也只能一步步走,先解決我們要重點開發的山西區域市場,如果政府,企業等社會資源能更團結,更有效地利用,山西天然氣網絡布局將更廣泛。”
二手天然氣卡車再次處理難度大。新疆迪靈杰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雷建國表示,二手天然氣卡車在性能上是否穩定,有效利用率能達多少,二手天然氣卡車除了在氣源發達地區有銷路外,能否有更大的二手市場。
協同發展 車企能源企業穩定運作
天然氣重卡的現狀并沒有影響車企對它的信心,陜汽作為國內天然氣重卡銷售最好的企業,陜汽集團董事長主紅衛表示:“我們2005年開始推廣天然氣重卡,第一年賣出100多輛,之后幾年一直維持在幾百輛,2010年取得了歷史性突破,達到2000多輛。2011年,我們的銷售計劃是1萬輛。未來五年,陜汽新能源重卡的年銷售目標為5萬輛。”
與此同時,福田歐曼也加大了對天然氣重卡的推廣力度。2010年,中石油北京銷售分公司和中石油天然氣運輸公司與福田汽車簽約,訂購了150輛LNG牽引車。在新疆,歐曼天然氣重卡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東風商用車企業表示首先在加氣站比較密集的城市進行推廣,將主攻市政車輛市場;中國重汽在山西市場也交付了100輛HOWO天然氣牽引車。
車企對天然氣重卡的信心也來源于配套加氣設備的積極鋪建。新疆廣匯液化天然氣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樹剛告訴記者,新疆廣匯的加氣站已經有50多座。“去年已有的加氣站中,有很多是臨時站,今年我們將部分加氣站拆掉重建,這樣算下來今年建了40多座,預計今年年底會超過60座。”
8月19日,三大石油巨頭中石油旗下的山東昆侖勝利能源有限公司與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在濟南簽署LNG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山東境內現有和規劃的高速公路、國省道沿線建設LNG加氣站,同時,在沿海港口、內河航運規劃的服務區建設LNG加氣站。
能源公司和石油巨頭正瞄準各地市場積極鋪建網絡,有了加氣站網絡的強力支持,卡車企業推廣天然氣重卡將更有利,天然氣重卡成為未來市場主流車型不容置疑。(來自:中國卡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