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發生事故的都是輕客,為什么標準卻是為大巴制定的?”校車業內人士提出質疑。當校車標準初步形成,校車問題似乎沒有得到解決。校車新標準并沒有對當前應用最廣的輕客校車作考慮,在社會各界的質疑聲中,校車標準的“舶來標準”或將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國內多家車企認為,校車標準的制定應當按車型分類,實現校車的多樣化健康發展。
2011年12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校車安全技術條件》、《校車座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幼兒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幼兒校車座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下文簡稱《意見征集稿》)等關于校車的四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上汽商用車有限公司技術專家高明諾表示,《意見征集稿》中提到了很多標準是必須的,比如關于碰撞、側翻等安全標準的要求,這是進步。
中國的地區間人文和地理環境差異大,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反映在校車領域一元化的大巴標準不能滿足市場上多元化的校車需求。回顧甘肅、江蘇等地發生的幾次校車事件,如果國家強制推行傾向于大巴的新標準,由于大多數地方無力采購校車或者不符合當地實際路況無法使用大巴類校車,將直接導致孩子無法上學,新標準將等同虛設,因此,校車標準分類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即使從國際來看,美國校車60%是“短鼻子”校車,而在歐洲市場,所有的校車均為輕客校車,MAXUS大通校車的高安全標準也正是來自歐洲的百年應用。與美國的分散居住不同,中國社區大多是聚居分布,50座的大巴車存在空載的問題,這一點可以通過現有客車線路看出來,國內的大巴車往往是用于遠途運輸,中短途的載客工具還是以輕客為主。中國是個山地丘陵多的國家,輕客是山地丘陵地區的主要載客車輛,即使不考慮操控性,實際運用中,大巴車在上下坡時候,扭矩以及制動能力都面臨著嚴重的考驗,同時,城市的道路狀況遠非全部適合大巴。因此,校車標準的制定不能僅考慮大巴,輕客校車的標準制定就成為亟待解決的任務。
就在安全標準被拔苗助長的時候,業內人士同樣對大巴校車的普及提出擔憂:近期中央工作中提出用環保經濟倒逼經濟轉型,將環境保護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式大巴校車作為大排量、高油耗的“油老虎”一旦在國內普及,將繼續加劇油荒,同時其排放的PM2.5顆粒物將加劇空氣質量的惡化,長此以往,對社會和環境都將成為負擔。對此,業內人士呼吁:在新標準中應當設立油耗指標和排放指標,杜絕大排量、高油耗的油老虎進入校車市場。來源:中國經濟時 |